【一线正能量】刘状:青春奋进正当时 | |
| |
从一个施工管理项目到实现日供水1200万方、惠及榆林三县54.3万人的运营项目,投资公司榆林三县供水项目走出了一条不断探索、不断自我超越的道路。无论是在艰苦的施工时期,还是在投入运营后自我超越时期,这里的共产党员始终站在最前端,经受住了最艰难的考验。 ——题记
说起共产党员刘状,身边的人犹如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确,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不懂就问,成就行家里手 2022年,刘状从水电四局第二分局山西引黄项目调入榆林三县供水项目,随着项目由施工管理转入运营管理阶段,刘状的身份也由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转换为一名运营管理人员。日复一日的工作,让他认识到目前掌握的知识远远不能达到运营项目管理的需要。净水厂机电设备操作复杂,水处理工艺关系着榆林三县50余万群众的饮水安全,强烈的责任心促使他开始俯下身子,虚心学习,提升业务能力。 “芝师傅,这个机器运行效率不足,怎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水泵的运行效率呢?” “PAC、次氯酸钠需要再调整一下,这样的水质才会更好!” ...... 刚开始,他会经常遇到一些之前未曾遇到过的问题,除了主动向身边富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之外,也在业余时间自学净水厂运行的相关知识。 水厂的人都知道,他每次去现场,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翻开小本子,上面记满了水厂各种机器的数据、水质配合比等信息,回到办公室,便将机器的运行情况与相关书籍的知识作对比。通过将近一年时间的积累,他记满了3个本子,也积累了大量的运营知识和经验,在水厂运行方面有了自己的心得。 率先垂范,彰显党员本色 “暴雨来了,咱们不能歇着,周末大家再辛苦一下,我们一定要把清水池处理好”。 这是2023年夏季的周末,突然而至的暴雨,让清水池发生了淤堵,为了保障水厂的正常运行,刘状组织项目部的青年员工利用周末时间对清水池进行清理。 “格污栅栏是清水池最关键的部位,小王下来帮我一下,把这些树叶放到垃圾筐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经过项目青年员工的努力,清水池顺利清扫完成,为水厂高峰供水低峰蓄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夏季的榆林,强降雨频发,为保障供水安全,他经常组织项目青年员工,对供水管道进行全方面的“体检”。 “那条蛇就在我脚上,吓了我一跳。” “那田地里的蚊子真多,今天被蚊子宠幸十几次。” ...... 管线巡视不仅要顶着炎炎烈日,徒步巡线,还要面临蚊虫叮咬、跋山涉水等多重考验。即便如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在工作中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他呀,就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项目部的年轻人调侃到。 供水管道巡线是保障供水管道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关键的防线。由于刘状高度的责任心和出色的工作能力,管线运行期间未出现过纰漏。 吃苦耐劳,践行勇实文化 榆林项目作为投资类项目,项目的盘活资产能力是检验项目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能够顺利推进项目验收,早日领取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刘状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工作劲头,白天对接协调解决现场问题,晚上在办公室完善验收资料。 “项目部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完成不好这个任务,我都觉得不好意思。” 要干就把事情干好。重担在肩,刘状骨子里迸发出一股完成好项目交给的任务的韧劲。他早出晚归地奔波于四个县(区),在这种强压力的工作下,短短几个月时间,完成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以及横山区、米脂县、绥德县土地复垦验收的工作任务,并成功盘活土地复垦资金4千余万元。 团结同事,乐于帮助别人 生活中的他团结同事,热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榆林市组织的“助农增收”消费帮扶活动时,他拿出了自己一月的工资,去帮助这些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的工作,迎接每一次挑战。他始终能够以谦虚的心态看待自己,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学习,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 青春奋进正当时,他先后获得第二分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大学生”,投资公司“先进工作者”及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他常常说,社会是个大熔炉,要努力把别人的知识、经验变成自己的,把所见、所学、所悟转化成实干能力。要在相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和错综复杂的基层一线工作中不断地锤炼自我,矫正自我,提高自我,在踏实干事中把自己打造成为一颗“放到哪儿哪儿亮”的真金。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