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专题报道

【一线正能量】赵江:策马扬鞭正少年

发布日期:2023-11-14   信息来源:第三分局   作者:赖佳  字号:[ ]

赵江,一个投身于水电事业的一线青年水电人。他用四年时间从一个稚气未消的学生转变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拌和厂副主任。2020年岁末,他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从三河口水电站调至刚刚开工的汉江新集水电站项目,也由此翻开了他人生崭新的一页。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到新集水电站项目后,项目部把赵江安排在生产管理岗位。由于他从未接触过生产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刚开始,他还和生产主任说:“把我放在哪里不要紧,在哪里我都能做得好!”回想起当初的“壮志豪言”,他感叹道:“确实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开始正式接手工作后,发现图纸看不太懂、机械效率不会算、验收标准也不清楚,仿佛回到的刚参加工作时候。赵江领教过汉江水面吹来的肆虐狂风,也感受过炎炎夏日辗转难眠的高温之夜,但他从未退缩,总是迎难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赵江说:“凡事在成熟之前,都是要经历才能成长,历尽磨难才会有身披铠甲的可能。”他的身上有着四局人艰苦奋斗的基因,凝结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辛探索和责任担当,沉淀着无数水电人奋斗者的心血,熔铸着优秀的水电文化,流淌在当代四局人的血脉中。

四年的工作经历中,虽没有生产管理工作的经历,却养成了他不懂就问的习惯。前方的每个施工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师傅,每当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总会上前问个明白。但也正是那段时间让他沉下心,工作下班后就看书备考,虽然学习新知识比较辛苦,但因为他有梦想,所以不在乎身处何处,因为有梦想,所以他不甘平凡。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在新集前方生产值班期间,施工协作队里有一个干了三十年水电的老师傅对赵江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从潘永东、杨成福这两位师傅那里学会了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怎么去发现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并教会了他如何做人的道理。“凡事之本,必先治人”,先做人再做工作,这样才能行稳致远。师傅们严格且有耐心,常和他说:“人要先学会投资自己,机会只会留给做好充分准备的人。”在赵江表明想学习识图纸、研究围堰、验仓后,师傅们给予大力支持,再加上他自己的努力、天赋以及师傅们的指导,赵江在短短一年时间就能够担负起厂房工段主要工作。

“大雪北风吹,万家灯火明。”2020、2021年的春节,本应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对于正在大干的新集来说,却是关键时刻,赵江也不例外,和所有前方的战友们在风雪中坚守岗位。“老一辈水电人在这里留下的财富,需要你们诚心地去耕耘传承。”谈到老一辈水电人在这里艰苦创业的情景,师傅们总是语重心长地说,“老水电人留下的精神文化,需要印在每个四局人的心中,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潘永东师傅多次和他说过,无论以后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能忘了初期老一辈人付出的艰辛,一定要将老一辈留下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去。

谈及两位师父,赵江感念道:“他们两位都是良师益友,没有任何门户之见。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水电这项事业,竭尽全力地培养我们这些青年水电人。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老一辈水电精神。”也正是水电人的精神,让作为新生代水电人的他,也成了一线的战士,追逐星辰与大海,建设城市与山川。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2022年新集水电站全面进入主体混凝土浇筑阶段,也是赵江最为忙碌的一年。总是吃完晚饭又要上工地验收仓号,一天要待在工地十几个小时,连最爱的篮球也很难抽出时间去玩。

当被问到来新集后悔过吗?赵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从来没有后悔过,正是那段时间才让我真正地成长了。之前在拌和厂的时候,也很累,身体上的累,但人是空虚的,那会不知道学习,忙完了就是忙完了,现在不一样,我干的累是因为自己不会,经验不够丰富,所以我利用每一分钟去学习,学习别人的经验,学习水工知识,虽然人很累,但我内心非常充实,所以我不后悔。”

赵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也获得了领导的一致认可。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赵江毫不畏惧,以水电人的精神鼓舞自己,并将传承这种精神视作人生最幸福的事;以水电人的专业武装自己,在无声的战场上为新集的发展添砖加瓦。项目党支部书记潘永东对赵江的工作非常满意。在最忙的那段时间,他总是怕这个小伙子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就跑了,没想到他比想象中的还要韧性,从来没有抱怨过。潘永东说:“我是找过他聊了的,但小伙子的一句话让我知道他肯定不会因为累就放弃努力,他说他想成长,也明白成长的代价就是比别人付出的更多。”

回顾在新集三年来的工作经历,赵江说,终生难忘那些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鼓舞他、帮助他、关心他、支持他的人。作为新时代的水电人,赵江也正如老一辈水电人一样,对“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祖国充满眷恋,对“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前程满怀信心。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