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尚义抽水蓄能电站拴心留人纪实 | |
| |
《人民日报》曾刊发过一篇题为《像磁石一样拴心留人》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基层单位、科研机构的人才流失问题突出,跨地域、跨行业的“跳槽”过于频繁,甚至出现心情不畅、负气出走的案例,如何更好地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是摆在各级领导者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亦如文中提到的基层单位、科研机构一样,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用人困境,这几年土木基建行业甚至衍生出了一个新的流行语:“经典开局”,所谓“经典开局”,就是星级酒店报道、PPT培训、学长经验分享、工地板房住宿、加班打灰——最后提塑料桶“跑路”。这种表述调侃戏谑成分偏多,但也不可否认,确实存在类似的情况。 尚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国家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公司以总承包形式承揽的第一个整体水电工程。施工局团队朝气蓬勃,平均年龄仅为29.5岁,施工局骨干管理团队中,大部分是近三年入职的新生力量。一组数据,更加彰显出项目在拴心留人中的不懈努力。2020年入职大学生7人,离职2人;2021年入职大学生17人,离职3人;2022年入职大学生30人,离职1人,近三年入职大学生离职率仅为11%,拴心留人成果显著。 眼里有光,抵达温暖的地方 内心向阳,眼里有光。真正的勇者,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尚义抽水蓄能项目地处张家口市尚义县小蒜沟镇大虎沟村,地理位置偏僻,离最近的县城40公里。每位新员工从西宁报到后首次来项目,都需辗转多次,最后一站皆是乘坐大巴车,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中缓缓前进,似乎与所谓的“经典开局”不无差别。新员工到达施工局后,最迫切了解的,也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食宿环境,让大学生新员工眼里有光,眼前一亮,是施工局拴心留人的第一招。施工局住宿环境为砖混结构楼房,每间房间25平米左右,为3人间,均配有独立卫生间。相比传统宿舍,每间房还单独配备了电视、洗衣机、热水器及入户WiFi。施工局食堂除常规硬件配置外,还增设消毒柜、保温餐炉、微波炉等设施,同时除面条、馒头、米饭外,更增添米线、米粉、煎饼等,充分考虑南北方员工的口味差异,同时设置营养合理、荤素搭配的食堂菜单,每周定期更换菜谱,辣子鸡、回锅肉、酸菜鱼、排骨、饺子、包子等每星期不重样,牛肉酱、油辣椒、糖、醋、酱油等调料一应俱全,让“众口不再难调”。针对施工局地理位置偏远,个人生活物资采购不便,快递网点服务站分散等问题。施工局抓住问题根源,定期统一采购生活物资,派遣车辆前往快递点集中收发快递包裹,解决了员工关心的“老大难”问题。 工作之余,消遣娱乐也不能少。施工局分别设置了职工之家和职工书屋,其中除大家喜闻乐见的乒乓球、台球、跑步机等常规器械以外,还购置了动感单车、综合训练器、哑铃握力棒等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新颖器材,还设置了标准化的篮球场及羽毛球场。职工书屋书籍更是多达1500余本。施工局营造的“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氛围,深受员工的喜爱和点赞。同时,结合公司“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成立了“职工医务室”,医务室内购置有伤风感冒、外伤等常用药品40余种,配备了急救箱、血压计等常规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职工的临时医疗需求。同时安排有医务工作经验的专人负责,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合理把控剂量,做到精细管理。同时特别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员工出现一般的身体不适状况在医务室就能得到缓解。 眼里有光,抵达温暖的地方。施工局“软硬兼施”,通过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原本普通的环境散发出了温暖,让原本“贫瘠”的工地绽放出光彩,这束光洒落在了新员工的脸庞上,让大家感受到了施工局大家庭的温暖,这束光照在了新员工的心间,让大家有了归属感。 心中有梦,坚守内心的方向 人无志,无以立。一个心中有梦想的人,就像总有雨露浇灌的花草,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生命力。“我能干什么”“我要干什么”“我该怎么干”这似乎是每个新员工入职后都有的疑问,如何解决这个疑问,那就让“老师们”教教大家。 “导师带徒”制度是古代师承制的发展与延续,是各行各业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才的不朽法宝,也是施工局每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千金易得,良师难寻,为了给新员工找到“良师”,施工局成立了“专班领导小组”,负责督促组织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各项计划落地,结合往年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导师带徒”活动工作制度及培养计划。 针对新员工的专业和特点,按照“专业导师+生活导师”与新人“二对一”的形式,让两位职业道德良好、业务技能精湛、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骨干担任导师,两位导师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相互补位,师徒双方采用“双向选择”方式结对,进行“传、帮、带”,从专业素养及思想教育等多角度、全方位对新人进行定期目标化培养,使其尽快成长为技术熟练、作风过硬的青年岗位能手。“这是公文的基本格式,标题要用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正文要用仿宋GB2312,三号,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要牢记这几个数字和字体。”“你们看,现在开挖的是上库库盆,以后是用来蓄水的,抽水蓄能技术的原理就是利用水的势能差来实现电能的转换和储备。”施工局严格监督“导师带徒”过程,要求师父们增强“做一天师父就要负一天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主动担当,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当好“老师”,在教学中与徒弟共成长,主动和徒弟在职业心态、办公技能等方面沟通交流,提升其职场素养、专业技能等能力,同时要求徒弟们要珍惜机会、勤学好问、汲取养分、快速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截至今年8月,施工局已连续开展4届“导师带徒”活动,累计迎新74人,经过项目“人才培养工程”的开展,目前大部分新员工已成为施工局中坚力量,为后续其他抽水蓄能项目培养和输送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脚下有路,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老话说,铁匠没样,边打边像。做事和打铁一样,其实没什么标准,需要的是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力度和位置。近些年来入职的新员工,大部分都是95后或者00后。网上戏称00后整顿职场,其实突显的不仅仅是追求个性,更多的是喜欢公平自主的环境,同时他们喜欢直接表达,有事说事。00后的自身特点也非常明显,“学习能力强”“脑洞大、创意多”“适应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等等,这些都是贴在00后身上的标签。针对00后的种种特点,施工局因材施教,从大家的关心关注点出发,以实际行动打动、带动00后尽快融入项目、融入工作。 首先针对大家最为关心的薪资待遇,施工局在严格执行公司、分局薪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坚持在落实上不折不扣,坚决贯彻执行各项保障政策和待遇,公开公平公正地把这些政策落实到每一名新员工身上。 其次是在职业规划方面,新员工入职后虽已分配至相应岗位,但施工局秉承“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优先发展”的原则,在过程当中充分考虑新员工专业、专长,对人员岗位适时进行调整,确保人尽其才。最后,施工局充分发扬“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精神,近年来新入职员工工作年限虽然较短,但针对个别表现优异、综合能力强的人员,施工局大胆用人,个别人员已提至项目中层。 《人民日报》刊发的文中还讲道:本质上讲,“拴心”是一种政治引领,是依靠内化于心的共同理想信念来“像磁石一样”吸引人、留住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尚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局拴心留人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接下来,施工局将继续加强对青年员工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力锻造专业精湛、作风过硬的青年人才队伍,为施工局和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青春能量。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