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须早为 岂能长少年 | |
| |
7月入西宁,8月到尚义。见过艳阳高照的夏,惊叹满山金黄的秋,现如今又开始被白茫茫冬裹挟,算算日子,不知不觉已经在尚义施工局这个大家庭,工作生活了三个月。 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刚来项目第一天的情景…… 火车上午到达呼和浩特,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一下大内蒙的民族风情,便又上大巴车开始迁移,上高速、下高速,一直到下午。让人忐忑的是,从市中心到城市边缘、再到稀稀落落的乡镇、最后再到偏远的小山村,车子越开越偏僻。 这还不算完,最后一公里,大巴车载着我们上山,碰到天公不作美,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越往山里走竟越下越大,本就不好走的山路更加泥泞又打滑。“朋友们,做好心理准备啊,走出城市舒适圈,走进大山!”大家在车上打趣道。只是还好,山外如此,山内却别有洞天。 刚到项目还没下大巴车,车下已经围了一圈前来接应的领导同事们,不知道是哪位前辈喊了一句:“欢迎新同事,大家都热情一点。”随即一阵掌声和欢迎声,我们都感受到了来自施工局的温暖和热情。干净整洁的宿舍楼、打开宿舍门就能看到配发好的被褥,甚至毛巾餐具这些小细节都准备得细致入微,这份初识的用心和善意,是我对施工局的第一份归属感。 随后两天时间的培训里,我们学习什么是抽水蓄能、了解项目概况和项目进度,对未来即将从事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也从综合管理部学习到安全环保部,对施工局现有的八个职能部门工作和职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慢慢地,我也对这个项目、对即将开始的工作、对施工局这个拥有百十来号人的大家庭,有了更踏实的信赖。 我还没有确定这份踏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或者是从雷书记叫我的第一声“小温”开始;或者是从郭哥在微信聊天界面打出第一句“欢迎加入尚义大家庭”开始;再或者,是从呼和浩特站走出来看到来接站的哥哥姐姐们开始的……是哥哥姐姐们亲切的帮我们提箱子、对我们的每一次微笑、手把手教我们工作应该如何入手如何开展……是这里的前辈们对我们释放善意的每一个瞬间。 从哇哇大哭的婴儿到正青春的少年,我们完成了身体上的成长;从拼音字母到学士服,我们完成了知识的积累;从一无所知到识字明理,我们完成了人格的蜕变。以前一直生活在父母亲人、老师长辈们羽翼下的我们,终于踏上了工作岗位,开始赚自己人生中第一笔工资、开启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工作、真正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了。说实话,迫切、兴奋、又带着一些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对当时的我,最真实的写照。 时间真的飞快,要不是前几天的第一场初雪让我忽然意识到冬天的来临,我甚至都还没有发现自己从季节上算,四舍五入也算已经见证了尚义抽水蓄能电站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站在无数施工局前辈的肩膀上,我们无比坚定;努力奋斗,尽早成长能独当一面的青年力量,我们,一直在路上。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