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责任

增殖放流土著鱼类,筑牢高原生态屏障

发布日期:2025-10-09 信息来源:第一分局   作者:明琴   字号:[ ]

为有效保护玉曲河水生生物多样性,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要求,筑牢高原水域生态屏障。9月25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西藏扎拉施工局在水电站坝区库尾、厂房下游两大关键水域参加2025年度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将10.5万尾适应青藏高原特殊水文环境的健康鱼苗成功放入电站下游流域。

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和修复水域生态的重要举措。本次鱼类增殖放流活动遵循依法依规、科学放流原则,按照水电环评文件要求,聚焦玉曲河流域本土珍稀鱼类保护,结合流域特点和水文条件,精心筛选裸腹叶须鱼2.5万尾、怒江裂腹鱼4万尾、贡山裂腹鱼4万尾,并对2.1万尾鱼苗进行专业标记,以跟踪监测掌握鱼苗存活、洄游及生长情况,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此次活动得到业主、设计、监理及地方政府单位与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察隅县、左贡县两级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莅临现场指导,各参工参建单位代表协同配合,碧土乡小学20余名师生以“生态小卫士”身份参与其中,通过亲手放流鱼苗,近距离感受高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增殖放流功在当代,生态维护利在千秋。此次增殖放流不仅为玉曲河补充了优质水生生物资源,更在三方面实现生态保护价值。一是通过本土鱼苗放流,有效改善流域鱼类种群结构,助力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二是通过政企社协同参与,搭建起生态保护共识平台,“保护高原水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通过科学标记与监测,为后续流域生态修复提供实践经验,彰显施工局“建一座电站、护一方生态”的责任担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注入央企力量。

此次增殖放流活动,是对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指示精神的体现。厚植生态底色,保护好西藏的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孕育出新的发展优势是工作宗旨。

守护一泓碧水,共绘生态画卷。施工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为保护好扎拉的“母亲河”做出积极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