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采风】将“两山”精神植于实践,解锁生态绿与防汛治理的共赢密码 |
|
|
|
晨雾还未散尽,青瓦白墙的村落浸在皖南的水汽里。远处的山是淡墨色的,云雾在山腰缠成软带,偶有白鸟掠过,翅尖扫过梯田里的水,惊起一圈圈碎银似的光,这动人的新安江宛若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自开工以来,安徽新安江施工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坚决守护好河湖安澜、群众安全、社会安定;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筑牢生态屏障;统筹生产、生活与生态,兼顾三大效益,践行“绿色施工”的生态承诺。 筑牢防汛安全线,织密民生守护网 “新安江流域防汛救灾工作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党支部书记苟学登在支委会上宣贯道“今年的防汛工作是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提前部署,提前谋划,以去年6.20、6.23的洪灾为经验,坚决打赢这场防汛攻坚战役”。 为落实好防汛工作要求,施工局特成立了防汛领导小组,明确组长及各成员的岗位职责,确保责任层层压实、到人到岗。同时,专门组织制定汛期防汛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名单,保障汛期24小时有人值守、有人响应,同时,通过编制完成《防洪度汛应急预案》,为防汛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前一秒还是蝉鸣聒噪的晴日,下一秒,云层突然像被打翻的墨汁般涌来,没等人缓过神,豆大的雨珠就“噼里啪啦”砸下来,施工局立即研判雨情,及时跟进当地水文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测信息、暴雨分布及强度、洪水预报和警报,同步关注工程安全监测情况与现场调度运行情况,做到“汛期情况及时知晓、突发状况及时响应、各类问题及时处理”。 此外,为检验《防洪度汛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实用性,验证项目应急体制运行的畅通性,以及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作战能力,施工局组织全体人员开展防汛实战演练。“报告总指挥,围堰加工棚有一些材料、小型工器具未转移,首部明渠0+300处水泵坑积水增多,现有2台水泵抽排不及,另外明渠0+160处排水沟局部阻塞排水满溢,需进行抢险处置和人员撤离,请指示!”“收到,立即启动防洪度汛应急预案Ⅳ级响应,组织对围堰、首部明渠进行抢险和人员转移。”通过详细模拟汛期场景,做到考虑周全、分析透彻、条分缕析,全力查漏补缺、精益求精,为实战防汛筑牢坚实基础。 建强“高颜值”工地,守牢安全生产关 “先带大家参观下安全体验馆,感受下VR的魅力,出发”到达安全体验馆,通过高度还原的施工现场模拟场景,亲身“体验”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在沉浸式感受中强化安全敬畏心,让安全意识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认同”,推动安全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这种打破传统“说教式”教育痛点的方法,创新引入VR安全体验馆,彻底改变“读规章制度、看事故视频、签字确认”的老三样模式。“别说,这没戴安全帽,被重物砸到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我不管多热,一定会戴好安全帽,保护好自己,也将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求工人朋友们,别嫌累赘,保护好自己”新入职的大学生小杨在体验完后感慨道。 “安徽新安江施工局以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为核心抓手,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项目管理全流程,推动标准化建设颜值与实力双提升”安全环保部主任党勤学介绍道。施工局严格对标国家规范与行业标杆,从围挡设置的高度、材质,到材料堆放的分区、标识,再到设备布局的间距、朝向,均制定统一且精细的标准,确保工地整体布局规范有序。 “站在监控室,整个作业面的情况一目了然,这是加工厂、这是隧洞洞口”。施工局搭建了“智能技术监控系统”,整合人员实名制管理与安全动态监控功能,通过洞内布设的传感器与监控设备,在洞外即可实时掌握洞内情况——精准定位作业人员位置、实时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动态管控施工车辆运行,真正实现“一屏统管、数据联动”,以智能化手段为项目安全高效推进保驾护航。 守护生态好环境,绘就水利新画卷 “你看那边“小方格”里的绿袋子,叫作植生袋”,现场负责人陈文东介绍道,通过降解纤维为载体,融合本土植物种子与营养基质,在明渠上阶梯式铺设,不仅能稳固水土,防范土石滑落,为施工安全筑牢防线,还可在3-6个月内实现从“人工编织袋”到“自然植被层”的转变,减少扬尘、抑制飞沙走石,降低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与颜值提升的“双赢”目标,让裸露岩土披上“会呼吸的绿毯”。 同时,在污染防控方面,施工局从设备配置到精细管理多管齐下。一方面,配置洒水车、除尘雾炮等设备精准降尘,部署一体化智能监测系统动态管控扬尘、噪声;另一方面,通过硬化现场道路、覆盖防尘网、配套污水处理系统、架设隔音围挡等措施,形成覆盖扬尘、噪声、废水的立体防治网络,有效遏制污染。 “你们这面项目部离工地近不近”“近,有些职工都选择绿色出行,或‘拼车’前往”。在项目建设进程中,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充分利用施工面与驻地距离较近的便利条件,积极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同时,创新推行“共享出行”机制,方便目的地相同的人员“拼车”同行,有效降低资源浪费。并认真学习“两山”理念,学习“新安江模式”,激发全体职工与施工协作队伍投身绿色施工,让绿色施工理念深入人心,点燃了全体建设者参与生态实践的热情。 如今,春有油菜花海漫山遍野,绿意绵延不绝,夏有水牛悠然漫步,嬉戏漫步河畔;秋有银杏抖落碎金,嵌在山、水其间,伴随着新安江的绿波荡漾,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这些动人的自然景致,正是安徽新安江施工局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学习“新安江模式”,积极探索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之道,将“两山”精神植于实践 ,解锁生态绿与防汛治理的共赢密码。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