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优秀共产党员】初心绘经纬 实干铸匠心——记优秀共产党员胡胜春

发布日期:2025-09-15 信息来源:设计院   作者:董慧蓉   字号:[ ]

从黄河峡谷到彩云之南,从东北黑土地到河北燕赵大地,三十载春秋,来自甘肃天水的优秀共产党员胡胜春,以注册测绘师、高级工程师的专业素养,在工程测绘领域书写着属于测绘人的荣光。他在水电四局成长为基层管理者与专业带头人,人生轨迹如精准测量基线,始终朝着“精益求精、服务国家”延伸。

黄河岸边,从新人到骨干的蜕变

1995年7月,刚走出校门的胡胜春,怀揣着对水电事业的热忱,踏入了黄河万家寨水电站的建设工地。这座位于晋蒙交界的大型水利枢纽,被世界银行专家称为“具有挑战性的世界级工程”,而“兵马未动,测量先行”的行业准则,让初出茅庐的他深刻体会到肩上的责任。彼时的工程测量,离不开野外测点、夜间绘图的循环往复,大量人员与设备的调度,都依赖于测量队提供的精准工程量数据,容不得半点差错。

白天,胡胜春扛着二三十斤重的仪器,在悬崖峭壁间穿梭,汗水浸湿工装是家常便饭;夜晚,他与队友们围坐在灯下,加班加点熟悉图纸、计算放样资料,将一张张设计图拆解成可执行的测量方案。“大坝的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测绘的支撑。” 胡胜春深知,自己手中的仪器,丈量的不仅是地形数据,更是工程质量的底线。四年间,他见证了混凝土大坝在峡谷中拔地而起,也在千余个日夜的打磨中,完成了从“新手”到“骨干”的蜕变。

在万家寨工地,测量队迎来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这让对技术充满渴望的胡胜春看到了创新的可能。他购买了专业书籍,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摸索着用掌上计算器PCE500 + 全站仪实现野外数据自动采集与自动化成图。这一突破不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更让他尝到了“创新驱动”的甜头。为弥补专业知识“短板”,他又通过自学考取本科文凭,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这份勤奋与钻研,正是一名共产党员“干事创业”初心的生动写照。

彩云之南,以责任擦亮品牌底色

2003年,胡胜春赴云南担任华润电力云鹏、回龙山水电站测量中心主任,此后还参与了黄角树水电站的业主测量中心工作。身份从“技术骨干”转变为“管理者”,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不仅要组织建立一级二等施工控制网、复核工程量,还要代表业主监督监理与施工单位的测量工作,一举一动都关乎单位形象与工程质量。

“测量数据差之毫厘,工程质量谬以千里。”胡胜春始终牢记,自己不仅是测量中心的负责人,更是单位信誉的“守护者”。为减少计量争议、提高服务效率,他创新推出“三方联合测量”模式,让测量中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与数据采集与核验,以“公开、公正、透明”的方式赢得了各方信任。在云南的11年里,他带领团队严守“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原则,每一份测量报告都经得起检验,每一次技术服务都力求精准。

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胡胜春将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工作的动力。他牵头制定职业道德规范与质量技术标准,定期组织团队培训,让“精益求精”的理念深植每个成员心中。在他的带领下,测量中心不仅圆满完成合同任务,更成为水电四局测绘品牌的“活名片”,为后续拓展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黑土之上,为“国家名片”保驾护航

2014年,水电四局中标京沈客专辽宁段TJ-9标段,胡胜春临危受命,组建测量队。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一直从事水电工程测绘的他,对铁路工程测绘就是“门外汉”,而京沈客专作为国家“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干砸了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给国家丢脸。”胡胜春的话里满是紧迫感。

标段全长 36.556公里,涵盖多个关键控制性工程,从精密控制网CPI、CPII复测到轨道网CPⅢ精调、沉降观测,每一项工作都有全新的规章与标准。为攻克轨道控制网CPIII测量平差技术,他开启了“24 小时连轴转”模式,白天完成本职工作,匆匆吃几口饭便跟随夜班班组出工,凌晨回到办公室后,又盯着员工操作软件,从数据导入到参数设置,每一个步骤都亲手演练,遇到疑问便虚心请教……深陷的眼窝、布满血丝的眼睛,让队员们心疼不已,但他却笑着说:“学会了新技术,才能守住工程质量的底线。”

京沈客专的沉降观测要求按国家二等水准执行,且东北严寒地区1.4米深的冻土层给数据采集与分析带来了极大挑战。为确保首次沉降评估通过,胡胜春亲力亲为,白天带队野外观测,夜晚加班整理资料,对五家子大桥、4# 路基等重点区域的资料逐一核查,稍有不符便重新测量。为攻克技术难题,他组织成立沉降观测QC小组,历时四个月攻关,最终将观测数据合格率从预期的91%提升至98%,顺利通过各方审核。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形成的“沉降观测质量控制体系”,在全线推广使用,成为保障高铁施工的“技术范本”。

作为测量队长,胡胜春不仅自己勤学苦练,还打造了浓厚的团队学习氛围。他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与安全演练,规范工作流程,鼓励队员学习测绘软件、推行工艺改革。在他的带动下,团队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为京沈客专的顺利通车提供了坚实的测绘保障。

燕赵大地,以创新赋能绿色能源

三十载测绘生涯,胡胜春的脚步从未停歇。2020年起,他以项目测量负责人的身份,主持开展水电四局承建的河北尚义、灵寿两个抽水蓄能电站施工测量工作。其中,尚义抽水蓄能电站由水电四局总承包,涵盖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下水库、开关站等全部工程,测量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对时效性与精准性的要求远超以往。

面对挑战,胡胜春再次展现出共产党员的担当。2024年,在他的带领下,尚义抽水蓄能电站地下隧洞群(含竖井)73 条全部贯通,尤其是长6公里的导线通过进厂交通洞和通风兼安全洞,在地下厂房实现高精度贯通,赢得业主专门表扬;同期,上水库面板坝填筑至顶、下库拦沙坝拦河坝浇筑完成,各项测量工作有序推进,为工程节点的顺利达成提供了关键支撑。

期间,胡胜春带领团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系列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的关键测量技术,北斗基准站观测墩全天候发送信号,实现施工区域内高精度测量放样;手机APP软件的应用,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放样,并直观呈现洞室超欠挖情况,快速指导现场作业,尤其在隧洞渐变段、斜井大纵坡等特殊部位,只需设置参数即可自动计算,相较传统计算器编程大幅减少工作量;无人机搭载相机开展高分辨率仿地飞行,快速获取三维模型数据,高效完成地形图绘制;测量机器人自动导线测量技术的运用,显著节约人员与设备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出色的工作成果让胡胜春团队赢得了尚义项目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局的一致好评,成功促成水电四局与华源电力公司先后签订灵寿、来宾、邢台三座抽水蓄能电站首级控制网建立与复测合同,为公司拓展新能源测绘市场打开了新局面。

经纬之间,诠释坚守与传承

三十年来,胡胜春先后参与国内11个大、中型工程建设,从水电到高铁,再到新能源领域,每一次跨界都是一次突破,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成长。他积累了工程测量各阶段的技术能力、组织管理与审查经验,掌握了各类工程测量全过程管控方法,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2023-2024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的“海塘渔光互补光伏施工测量工法”获中国电建工法;两项 QC 成果“大幅度提高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首级控制网精度”“提高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测量精度”均获青海省二等奖;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的公司科研项目“抽水蓄能电站洞室群精密控制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顺利通过验收。他本人也先后获得“技术比武先进个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党员”“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称号,他带领的团队获评青海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面对荣誉,胡胜春始终保持清醒:“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测绘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队的努力,更离不开公司提供的平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始终以严谨踏实的态度履行职责,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宽理论视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常说;能成为一名四局人,很自豪。

从黄河之畔到燕赵大地,从青春韶华到两鬓微霜,胡胜春用三十年的坚守与创新,刻下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的故事,是无数工程建设者奋斗的缩影,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生动典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