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格把关,筑牢水电安全防线 |
|
|
|
在奔腾不息的乌溪江畔,一项承载着清洁能源使命的水电工程正如火如荼推进。轰鸣的机械声中,有个身影始终步履匆匆——乌溪江施工局安全总监王岩。二十年如一日,他用脚步丈量工地,以专业守护安全,将青春与热血浇筑成水电事业的坚固防线,书写着属于安全守护者的壮丽篇章。 初心:安全梦想的萌芽之路 1982年出生的王岩,儿时他常蹲在父亲膝头,听那些混着汗水与泥土的工地故事。当听到某次因安全疏漏导致的意外时,少年王岩攥紧拳头:“要是能让大家都安全工作,那该多好。”这份懵懂的使命感,如同埋下的种子,在岁月滋养下渐渐破土。 2004年,王岩以优异成绩考入三峡大学工程机械专业。面对晦涩的安全理论与复杂的工程力学公式,他将对安全的执着化作学习动力。图书馆闭馆的提示音、凌晨宿舍走廊的灯光,都见证着他啃下一本本专业书籍的身影。“安全工作容不得半点含糊,理论基础必须扎实。”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知识点与思考,泛黄的纸页承载着最初的职业理想。 为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2018年,王岩在职报考济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白天穿梭于工地,夜晚挑灯学习,四年时间里,他不仅完成了本科课程,更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这段经历,让他对安全管理的系统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为日后的工作筑牢了理论根基。 淬炼:工地一线的成长征程 2006年,王岩进入水电四局,成为安全技术员。初到拉西瓦水电站项目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尘土飞扬的工地上,设备轰鸣作响,高空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临时用电线路杂乱等隐患随处可见。 他深知安全管理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一场“持久战”。 一次巡查中,王岩发现一名老工人未佩戴安全帽进入基坑作业。面对对方“干了十几年都没事”的敷衍,他没有简单处罚,而是拉着工人坐下,掏出手机播放同类事故视频,耐心讲解安全规范:“安全帽关键时刻能救命,您家里人还盼着您平安回家呢。” 此后,这名工人不仅严格遵守规定,还主动提醒工友。为提升团队安全意识,王岩创新推出“安全课堂进班组”活动。他利用午休时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案例;制作图文并茂的安全手册,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也能快速理解。 工作之余,他还考取了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证,将最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引入项目。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管理方法,王岩成长为安全管理骨干,并荣获2009年公司级“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青海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荣誉称号;两次荣获“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年获集团级QC成果三等奖;2015年获公司级“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 笃行:责任在肩的安全担当 2024年,王岩被任命为乌溪江施工准备工程安全总监。面对混合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工程与施工准备工程同步推进的复杂局面,他带领团队制定“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案,将工地划分为20个责任区,每个区域明确责任人,实现安全管理全覆盖。 在项目标准化建设上,王岩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他主导设计的钢筋加工棚,采用装配式结构,既保证施工安全,又提升场地利用率;推行的“班前安全五分钟”制度,通过每日简短的安全交底,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为强化应急能力,他组织开展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实战演练12次,确保每个工人都能熟练应对突发情况。 匠心:安全教育的硬核实践 安全培训室内,坐满了施工人员。王岩站在讲台上,神情严肃:“今天,咱们来好好讲讲高处作业安全规范,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每一条规定都是用生命换来的教训!”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会议室里回荡。 他讲述着曾经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案例,讲到关键处,猛地提高音量:“你们想想,要是自己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去,家里的老人孩子该怎么办?”说着,他用手指向天花板,又重重地落下。随后,他详细讲解安全带的正确佩戴方法,亲自示范,一边系扣一边强调:“这个卡扣一定要扣紧,而且要高挂低用,明白了吗?”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敷衍。 培训结束后,王岩还不放心,他走到几个工人身边,随机提问:“小李,你说说,要是在高处作业遇到大风,该怎么做?”被问到的工人紧张地回答着,王岩认真倾听,不时点头或纠正,确保每个人都真正掌握安全知识。 硕果:零事故背后的坚守 王岩以严格的工作作风为抓手,实现了乌溪江项目“零事故”的优异成绩。走进施工局,标准化的施工场地、醒目的安全标识、井然有序的作业流程,处处彰显着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王岩办公桌上,一本翻得卷边的《安全生产法》被透明文件袋仔细封存,内页密密麻麻记录着二十年来的安全隐患排查日志; 办公桌抽屉里,整整齐齐码着泛黄的笔记本,每本扉页都写着不同年份,里面夹着某任项目经理写下的“安全标兵”便签,以及孩子们画的“安全超人”简笔画。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无声诉说着他二十年水电安全生涯的坚守与温情: “回首这二十年,虽充满艰辛,但看到工人们都能平平安安回家,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工作中的王岩严谨认真,生活里的他却有着柔情的一面。他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女儿的成长照片,每次出差回家,都会亲手为家人做一桌好菜。“安全工作容不得分心,但家庭永远是我最温暖的港湾。”谈及家人,这位硬汉眼中满是温柔。 如今,乌溪江水电站建设仍在继续。王岩依然保持着每天清晨七点到工地巡查的习惯,他的身影穿梭在高耸的塔吊下、幽深的隧洞里,用责任与担当之心、严格的工作作风、守护着每一位建设者的平安。二十年光阴流转,从青涩的安全员到经验丰富的安全总监,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那份守护水电安全的初心。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水电人以安全为基石,为公司的安全化建设水电项目助力。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