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上的“数字身份证” |
|
|
|
近日,东庄施工局通过采用“一人一帽一码”管理模式,将传统纸质上岗证升级为数字化安全帽二维码,实现了人员资质核验、培训记录查询等全流程电子化管理,为工程建设安全增添了一道“智慧防线”。 走近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现场,可以看到每位员工的安全帽左侧均张贴着一张醒目的二维码标识。这张二维码如同员工的“数字身份证”,通过手机扫描即可实时调取员工个人基本信息、安全培训记录、岗位资质证书等核心数据。施工局安全环保部负责人介绍,过去作业人员需随身携带纸质上岗证,但在高空、地下等复杂作业环境中,证件易丢失、易损坏,且人工检查效率低、易出错。如今,管理人员只需用手机“一扫”,便能快速核验人员资质合规性,后台数据还可实时更新员工最新培训考核结果,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这一创新背后是施工局对安全管理痛点的精准洞察。传统持证上岗模式中,培训记录更新滞后、证件冒用等问题时有发生,而二维码技术的引入实现了人员信息的动态化管理。系统后台与施工局安全教育平台、人力资源系统全面打通,员工参与安全培训、技能考核的记录均被同步至二维码信息库。例如,若某员工未通过最新安全规程考核,其二维码将显示“待复训”状态,管理人员可立即暂停其高风险作业权限,从源头杜绝违规操作。 对于一线员工而言,“一帽一码”的便捷性更受好评。“以前进不同作业区要带好几张证件,现在只要戴好安全帽就行!”一名钢筋工表示。此外,二维码还具备“一人一档”功能,员工可随时查看自身培训记录,及时查漏补缺。这种“让数据多跑路,让员工少跑腿”的模式,既提升了管理效能,也增强了员工的安全自主意识。 东庄施工局的“二维码安全帽”不仅是技术赋能的典型实践,更体现了安全管理从“被动监管”向“主动预防”的转变。随着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东庄施工局将持续优化系统功能,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打造“零事故”精品工程提供坚实保障。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