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峡分公司四维发力推动质量理念深植全流程 |
|
|
|
在全国“质量月”活动开展之际,为切实将“质量意识”深植全员心中转化为行动自觉,刘家峡分公司通过“思想破冰、案例赋能、实践落地、体系保障”四大环节层层递进,推动“质量是每个岗位的责任坐标”核心理念深度融入生产全流程,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一是思想破冰,打破认知误区,重塑质量责任观。“质量意识不是口号,而是每个岗位的生存技能,更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分公司工程办直指核心问题—当前仍存在 “质量仅归质管部门负责” 的认知误区。结合近期生产中发现的“岗位衔接盲区”“标准执行弹性化”等现象,分公司明确提出:从原材料入场检验的“第一关”,到生产环节参数调控的“每一秒”,再到成品出厂前的“最后检查”,每个岗位都是质量管控的“责任节点”,让“我是质量守护者”的理念从认知层面渗透到操作层面,实现全链条零漏洞、无死角。 二是案例赋能,以教训为镜,让意识有“痛感”更有“方向”。为避免质量意识停留在抽象概念,刘家峡分公司创新采用“正反案例对照”模式,系统梳理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因“质量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引发的各类典型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将模糊的质量要求转化为具象的警示场景,让员工深刻认识到质量失守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切实感受到质量意识缺失的“痛感”。同时,结合行业内一些企业在强化质量意识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分公司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让全员既明白 “为何要坚守质量”,更清楚 “如何坚守质量”。真实的行业现象分析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让在场人员深受警醒。大家纷纷表示,将以这些行业现象为 “反面教材”和“正面标杆”,把质量标准深深刻进思想里、稳稳落实到行动中,切实提升自身的质量意识和履职能力。 三是实践落地,锚定行动路径,让意识转化为“质量成果”。“如何能让脑中的质量意识变成实实在在的质量成果?”“在互动讨论环节,各项目代表围绕这一核心问题热烈献策,现场涌现出诸多务实可行的思路。生产车间提出,可通过定期开展“质量经验交流会”分享岗位实操中的技巧与教训,同时举办“技能实操大赛”以竞赛形式倒逼标准落地;尚义项目部建议从源头把控质量,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做好质量预控,提前排查风险;龙羊峡项目部也提出,搭建“客户质量反馈通道”,实时收集市场与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建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反向推动生产环节的质量优化。现场梳理的多条建议,成为分公司后续强化质量意识的重要参考。 四是体系保障,聚焦“人”的核心,筑牢质量根基。分公司深知“人”是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离不开高素质的团队支撑。为此,分公司构建“人岗匹配+能力提升”双重保障体系:在人员配置上,关键岗位实行“双重认证”,确保技术岗位员工兼具专业资格与实操经验;在能力提升上,为员工量身定制系统培训计划,内容覆盖工艺优化、质量检测等关键领域,既强化专业技能,更深化质量管理理念,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质量管控的“主力军”。 系列举措不仅让“质量”二字更深入人心,更明确了全员在质量管控方面的行动方向。下一步,刘家峡分公司将以“质量月”为契机,推动质量意识培训、岗位标准细化、监督考核落地同步发力,让“重视质量、追求质量”成为全员自觉,为公司稳健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