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为“讲台”,标准作“教案” |
|
|
|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个承载着感恩与敬意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第41个教师节。在阳江公司,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教师”——他们不是站在三尺讲台前,而是扎根于生产一线;他们的“教案”不是课本教材,而是严谨的质量标准与操作规程。他们,就是2025届新员工的老师们。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质量验收岗位上的师徒们,感受这份特殊的情谊与传承。 传道之光:匠心传承,致敬师恩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质量验收这个关乎企业生命线的岗位上,“传道”二字重若千钧,远非简单的技能传授。师傅们所传授的,是一把刻着“敬畏”与“责任”的标尺,是一种融入血脉的质量信仰。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员工而言,那些冰冷的数字、复杂的验收标准曾是纸上枯燥的符号。是师傅们,用日夜坚守的身影,为新员工上了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课:他们以毫米级的计较,诠释何为工作严谨;用永不妥协的坚守,定义何为质量底色。这份师恩,如同生产线上一盏不灭的引航灯,它照亮的不只是图纸的细节、量具的刻度,更是一条职业道路的起点与方向。它让新员工从踏入行业的第一天起,就懂得何为“匠心”——那是对卓越的追求,是对承诺的恪守,是将平凡工作做到极致的执着与骄傲。 授业之光:实践育人,教学相长 “第一次走进车间,看着高大的塔筒、轰鸣的设备,不知道该从哪里学起,陌生的工作环境、复杂的生产流程曾让我陷入短暂的迷茫,师傅开始从钢板下料、开坡口、焊接到最终验收的全流程教学,随后又是“手把手”带教,从认识量具、读懂图纸开始,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再有不懂时师傅便拿着报告和实物对照逐个讲解数据含义,直到我完全理解”李一帆由衷地说道。 “初次接触质量验收工作,内心是惶恐的,看着验收单上验收人签字处,顿感‘危险’,师傅说,这几笔下去可是三十年的有效期责任,无限期的技能本领,怀着忐忑的心,开启了质量验收之旅,这一个多月,师傅始终陪伴在侧,从最基础的验收标准讲解起,每一个条款、每一项指标都结合生产现场深入剖析。在验收过程中,师傅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瑕疵,同时鼓励我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我的错误和不足,总是耐心地指导。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我内心的惶恐也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份工作的自信和热爱。”闫佳琦满怀感激地说道。 解惑之光:亦师亦友,同心同行 在质量验收的严谨世界里,师傅不仅是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心灵的引路人。他们以朋友般的温暖,化解新员工初入职场时的无措与焦虑;以长者般的智慧,指引迷津,点亮方向。 “那天下班后,我对着一个反复出现的检测误差百思不得其解,正焦头烂额时,师傅坐到身边。他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带着我一步步回溯操作流程,像侦探破案般梳理每一个环节。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他教给我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是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谈及师傅的指导,闫佳琦眼中满是敬佩,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严肃的质量工作充满了温度。 致远之果:桃李芬芳,质量长青 正值教师节,“师带徒”活动结出硕果。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实践,2025届新员工已基本掌握常规检验项目的操作要领,能够独立完成基础验收工作。更可贵的是,他们在师傅的熏陶下,逐步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两位新员工表示:“我们之所以快速成长,离不开师傅们的辛勤付出。在教师节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要向所有在工作岗位上传道授业的师傅们道一声:辛苦了!”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这光芒或许不耀眼,却足以照亮前行的道路;这情谊或许不轰轰烈烈,却注定绵长深远。 在这个特殊的教师节,质量验收岗位的师徒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践行着“师泽如光”的真谛。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日复一日的言传身教,将质量意识融入血液;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细致入微的指导,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值此教师节,谨以最诚挚的敬意,献给每一位在工作岗位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