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自豪的建设者

发布日期:2025-04-21 信息来源:第二分局   作者:梁红宇   字号:[ ]

他们用螺丝拧紧星辰的倒影,

在金沙江的褶皱里,种下百万千瓦的雷鸣。

8000吨的巨兽,咬合0.07毫米的呼吸,

磁轭冲片叠成900层年轮,

连月光都屏息——

那转子转动的弧线,划破黑夜,

将七秒的光年,送往两千公里外的黎明。

焊花是另一种星斗,

绽放在隧洞的肋骨间。

地下厂房里,四万三千个接点沉默如诗,

每一根电缆都绷紧神经,

在混凝土的裂痕里,拓印指纹的经纬。


帐篷在戈壁上生根,

十七岁的少年,用扳手拧紧荒原的喉咙。

30万千瓦的空白,被磁极的同心圆填满,

黄沙吞没脚印,却吞不下

双水内冷技术迸发的第一声心跳。

刮瓦刀下,青春淬火成铆钉,

而峡谷的回声里,盐锅峡的38个月

是一首未写完的史诗——

“为祖国多生产一度电”,

锈蚀的搪瓷缸,盛满半个世纪的星河。


在青海哇让的云端,

VR头盔里坠落的风,比高原更锋利。

钢筋在代码中生长,

传感器编织的网,捕住每一粒尘埃的轨迹——

二氧化碳的数值跳动,

通风洞张开肺叶,吞吐机械与血肉的协奏。

混凝土的裂缝里,野花与算法共生,

大坝的体温被27度的春天驯服。

而数字平台上,190万立方米的浇筑量

正以像素的形态攀援,

直到坝顶的经纬,刺穿云层。


他们用缆机吊起一座山的重量,

在河南五岳的腹腔,埋下35万千瓦的潮汐。

可逆式机组倒转时光,

抽水的夜,发电的昼,

电能与势能在隧洞的血管里循环——

一座绿色充电宝,蓄满280万个家庭的呼吸。


而黄龙村的庙坪沟深处,

明挖与隧洞咬合成640米的落差,

750千伏的电流,是大地写给天空的情书。


当白鹤滩蓄满825米的海拔,

当东庄的闸门截住渭河的淤沙,

他们的名字被江水卷走,

却化作涡轮机的震颤,

在每一条河床刻下低语:

“被遗忘的坐标,

才是撑起山河的铆钉”。

月光浸泡的工装褪色了,

但混凝土的年轮里,指纹永不风化——

那些无名的人,

正用焊枪与代码,

焊接着下一个百年的光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