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
|
|
|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于我而言,河南,是梦开始的原乡;湖北,承载着成长的足迹;新疆,镌刻下奋斗的篇章。无论身处何方,故乡的月,始终高悬心间,洒下那一抹化不开的眷恋。 在河南老家,那是我生命的原点,是我儿时的记忆,那里的月亮就像慈祥的守望者期待着我的归来。儿时,村子周边是望不到尽头的农田,夏夜,繁星点点,蛙声、虫鸣声、稻香气天然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既安逸又温暖。我常依偎在奶奶身旁,坐在院子里的老柿子树下,她蒲扇轻摇,驱赶着蚊虫,也扇动着悠悠的时光,听她讲述着各种传说故事。奶奶指着天上的月亮,用那带着乡音的语调缓缓说道:“乖孙儿,你知道吗,月亮上住着嫦娥仙子,还有只玉兔陪着她呢。”我仰起头,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月亮,试图找寻那仙子与玉兔的踪迹,虽一无所获,却满心沉醉。月光轻柔地洒下,给院子里的一切都披上了一层薄纱,院内的石磨、、压水井、水缸等都似有了灵性。农忙时,大人们趁着月色收割庄稼,月光将他们忙碌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映在黄土地上,那是故乡勤劳的底色,而月亮,便是这夜幕的无声见证者。彼时,我虽年幼,却也懵懂知晓,这月光,暖了岁月,润了心田。 后来至湖北求学,湖北的山水赋予了月亮别样的风情。学校临水而居,一条悠悠的小河蜿蜒而过。中秋佳节,我同朋友至不远处的江畔,江水悠悠,月光下波光粼粼,如细碎银鳞。江边热闹非凡,有的人摆上丰盛的祭品,有月饼、莲藕、石榴等,对着那一轮皎洁如玉盘的月亮虔诚祭拜,祈愿生活顺遂,家人安康。有的对着月亮拱手,口中念念有词:“月娘娘,保佑咱这一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哟。”而江边的孩子们在一旁嬉笑打闹,待仪式完毕,便迫不及待地争抢着月饼。我手持一块同学寄来的月饼,望向江面那被拉长、揉碎又重组的月影,沿江步道人来人往,听着他们谈古论今,说起屈子投江,那月光仿佛也带着几分悲壮与豪迈。寒冬时,雪落无声,月光映照下,天地间一片银白,万籁俱寂中,唯有远处江边寺庙的钟声悠悠传来,穿越清冷的月色,撞入心扉,湖北的月,就此添了几分诗意与禅意,让人心生向往。 再后来,我奔赴新疆米东,这片广袤大地的月亮,有着别样的壮阔,同时也迎来了我的青春与热血,月亮也展现出雄浑壮阔之姿。初到新疆,那无垠的戈壁、浩瀚的沙漠,在白日的炽热褪去后,迎来月光的轻抚,添了几分温柔。我与同事们在项目营地中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有人抬头望向那高悬天际、仿若近在咫尺的月亮,惊叹道:“这新疆的月亮可真大啊,咱老家的月亮可没法比。”我笑着回应:“是啊,新疆的月,有它自己的脾气,更多的还是你想家了吧。”随后,我亦抬头凝望,月光清冷的洒下光辉,给沙丘披上一层银甲,那起伏的线条,就好像我的人生道路起起伏伏,精彩无比。 如今身处若羌项目,忙碌一天后,我总会在营地旁的空地上寻一处静谧之地,仰望夜空,静静望月。身边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同事,虽无血缘之亲,却在这异乡的月光下和无数个日夜的相处中,情谊愈浓。有一回,遇到棘手难题,大家奋战通宵,气氛凝重,疲惫不堪。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满是资料的桌上,似为这沉闷的氛围添了一丝慰藉。一位兄长般的同事拍了拍我的肩膀,轻声说:“别愁,兄弟,咱们这么多人呢,怕啥,有啥困难过不去?就像古人说的‘千里共婵娟’,月亮会陪着咱一起闯。”我心头一热,望向窗外那轮高悬的明月,仿若看到了故乡的影子,汲取到无尽的力量。 我看过无数地方的月亮,雪山之巅的冷峻之月、江边潮涌时的灵动之月、都市霓虹灯下的迷离之月……可心心念念的,还是故乡的月。河南的质朴、湖北的温婉、新疆的豪迈,它们交织传情,汇聚成我对故乡深沉的眷恋之河,构筑起我灵魂深处的归巢。无论未来脚步迈向何方,这三轮故乡月,将永远照亮我前行的路,让我在漂泊中,永不迷失,寻着月光,便能找回心底最柔软的家的模样。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夜深了,若羌的月愈发清亮,我知道,故乡的月光,正跨越山川湖海,与我相拥,带着往昔的温度,暖了此刻,也暖了余生。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