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之光耀天台 |
|
|
|
转眼,我已在天台抽水蓄能电站安全监测及测量项目部度过了3个春秋,在这期间,我的工位始终与堆积的财务资料、采购清单为伴。真正让我内心产生轰鸣的,却是窗外那日出而作、日落不息,仿佛永远不知道疲倦的身影。他们或蜷缩在钢筋网中安装监测设备,或扛着仪器在暴雨中跋涉,又或是在零下的寒夜裹着军大衣在现场忙碌……一幕幕,都成为我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 天台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重点能源项目之一,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坦头镇境内,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相关配套设施组成。电站建成后将承担浙江电网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等重要功能。从参建项目初始,我便见证了同事们投身于抽水蓄能安全监测及测量工作的那份热情与专注。项目部的同事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家专业大不相同,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无坚不摧的战斗团队。 项目前期,我的同事们深入项目实地进行全方位的细致考察。他们攀爬陡峭的山峦,穿越茂密的森林,只为了获取最准确的数据和现场信息。那些日子里,他们风餐露宿,不畏艰苦,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有时候为了准确采集一个数据点,他们需要反复测量、核对,甚至不惜花费数天的时间;遇到恶劣的天气,他们依旧身披雨衣,扛着被层层包裹好的设备在风雨中艰难前行,即使雨水模糊了视线,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后来,随着项目的推进,测量和监测工作全面展开。我的同事们需要在电站的各个关键部位安装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这些设备分布在大坝坝顶、坝前、渣场、地下厂房、洞室等复杂的地形环境中,安装和维护工作难度极大。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 记得那一天,夜色如墨汁般染满了天空,早班的外业车辆尚未归来,我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待命。突然,手机在桌面震动起来,屏幕亮起一条简讯:“今晚加班,需送餐5份”。当我提着盒饭走进灯光如昼的施工现场时,嘈杂的机械声和工人们忙碌的呼喊声、哨声交织在一起,在我耳边奏响了一首独特的劳动交响曲。我小心翼翼地穿过杂乱的工地,转过一处临时围挡,几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他们正弯着腰,背着装满沙子的背篓艰难前行。因为工程需求,要在开关站高边坡处浇筑混凝土表面变形观测墩,但现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且机械设备无法抵达,大家只能采用人工搬运方式实施作业。他们的身影被灯光折射的很是矮小,但他们的脚步却坚定有力。沙子的重量压弯了他们的脊梁,但他们默默地承受着,一步一步将沙子运往指定地点,黝黑的脸庞,晶亮的汗水,泛着一圈圈汗渍的衣衫,以及在微光中朴实的笑靥,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静静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忙碌的模样,我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表的情感。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我的同事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夜以继日,相互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和深厚的友谊。他们相互扶持、紧密配合,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相互关心、互帮互助,将彼此的心灵拉近,像极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这个团队里,没有人计较个人得失,没有人在乎付出多少,大家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他们这种团结协作、亲密无间的友爱精神,让我感受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深受感染的同时,也深深喜爱着。 工作之余,我时常凝望窗外那点点星火般的身影,它们曾在钢筋水泥间跳跃,在风雨霜雪中明灭,如今却在我心底汇聚成永不熄灭的光。这簇光里,有测量人以脚步为尺丈量山河的执着,有建设者以汗水为墨书写担当的豪情,更涌动着新时代能源建设者将个人微光融入国家发展星河的赤诚。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