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萤火虫”,在平凡中闪耀 |
|
|
|
作为中国水电四局成眉铁路项目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加入“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已走过四个春秋。四年来,我们定期开展各类“萤火虫”志愿服务活动,探望养老院、慰问困难群众、清扫社区卫生、扶农助耕……这些活动早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成眉铁路项目扎根于眉山这片土地,而眉山的青神县,更是闻名遐迩的观萤胜地。我虽时常听闻青神县萤火虫的奇妙,却因种种缘由,一直未能目睹这梦幻之景。此次,趁着周末闲暇,我终于踏上了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有幸邂逅了那些闪烁微光的精灵。 驱车抵达时,夜幕已悄然降临。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渐渐地,零星的微光开始在草丛中闪烁,宛如夜空中散落的星辰,点缀着这片黑暗的世界。随着脚步的深入,萤火虫越来越多,整片山林都被星星点点的萤火点亮,它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像是一群灵动的舞者,在黑暗中演绎着无声的舞蹈。我站在原地,被这自然的奇迹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看啊,这不就是我们的‘萤火虫’吗?”同事的轻声细语让我恍然大悟。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深意。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在平凡的生活中传递着爱与温暖,就像萤火虫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了黑暗的角落。 在养老院探望老人时,我们常常只是陪他们聊聊天、打扫房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让老人们脸上绽放笑容。记得有位李奶奶,每次我们去都会拉着我的手说:“你们来了,这屋子就亮堂了。”当时只当是老人家的客套话,现在想来,我们的到来确实像萤火虫的光,驱散了她生活中的孤寂与阴霾。 社区清扫活动时,我们十几号人分散在各个角落,有人扫地,有人捡垃圾,有人给花草浇水。从单个来看,每个人的工作都很有限,但当所有成果汇聚起来,整个社区便焕然一新。这不正像青神山中的萤火虫吗?一只萤火虫的光或许只能照亮方寸之地,但当它们成群结队时,却能点亮整片山林。 最让我难忘的是今年三月的扶农活动。我们帮助当地果农采摘柑橘,在泥泞的果园中穿梭。雨水浸透了衣服,腰酸得直不起来,但当看到老乡们感激的眼神,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回程的路上,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突然想到:我们的付出或许就像萤火虫的光,虽然微弱,却能在别人需要时给予一丝光明。 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萤火虫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只有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的地方才能吸引它们栖息。这让我联想到志愿服务同样需要纯净的初心。当我们探望老人不是为了拍照留痕,当我们打扫社区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当我们扶农助耕不是为了博取称赞,这样的服务才配得上“萤火虫”这个美丽的名字,才真正具有了意义和价值。 萤火虫的光芒虽弱,却能照亮黑暗;我们的力量虽小,却能温暖人心。作为中国水电四局的一名建设者,作为“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我们不仅要用双手筑造铁路桥梁,更要用爱心搭建心灵的纽带。真正的建设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更是精神文明的传承。 成眉铁路项目仍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我们的“萤火虫”志愿服务也将继续发光发热。在这个充满爱的集体里,我愿做一只永不停歇的萤火虫,用微弱但坚定的光芒,照亮更多需要温暖的角落。因为我相信,当无数萤火汇聚,黑夜终将变成白昼;当爱心持续传递,世界必将更加美好。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