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白鸽的晨光礼赞 |
|
|
|
我是一只栖落于天安门广场年号台上的白鸽雕塑,舒展着以“祥云白”精心绘染的羽翼,身形摹仿温驯优雅的“北京白”鸽而塑,仪态端庄,眸望长空。 我与十三位伙伴共同静立于以“钢铁长城”为意象的烽燧基座之上,如同十四首凝固的诗,象征着中华民族十四年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历史。我们不仅是大理石与彩绘塑造的形象,更承载着一段段民族的记忆、一曲曲英雄的礼赞,在这片庄严之地,永恒地诉说着和平的来之不易,聆听历史的铮铮回响。 铁甲待命 光曦已燃 2025年9月3日凌晨,天色未明,但天安门广场已然苏醒,我感受到身边年号台“曙光红”的色彩在微熹中渐显庄重。我看着下方,数百台战车划破夜幕的沉寂,有序驶入预定位置,上万名官兵在肃穆中集结,一如数次演练一般。他们如潮水般有序,却又静默如山。一辆指挥车屏幕上的光点不断闪烁,那是现代化信息系统在精准调度这支钢铁雄师,一如80年前那支靠“小米加步枪”取胜的军队,如今已插上信息化、智能化的翅膀,但那份守护家园的决心,从未改变。 我眺望远处破晓的微光,在这钢铁洪流之外,我看到另一支无声的大军也在中华大地上昼夜不息——那是千千万万水利建设者身影的汇集。他们散若繁星,以山河为纸、以机械为笔,在湍急的江河之上筑起巍巍大坝,在逶迤的群山中开凿智慧长河,不断书写着中华民族驯服江河、泽被万代的历史新篇。 一座座水电站巍然耸立,精准调控着江河安澜、守护着万家灯火。正如我面前的一支支受阅雄师,在信息系统的集中指挥下,如三峡大坝调度洪流般精准协同、势不可挡。从治水安邦到强军卫国,中华民族始终以同样的坚韧与智慧,乘风而行驯服奔涌的江河,守护脚下的土地。水脉连着国脉,水兴则邦宁——这又何尝不是一场无声的阅兵,一场与自然的较量、为生民奠基的宏大典仪? 光拂旌旗 声震岁月 光与暗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角力。我看见光线的先锋自云层高处射下,仿佛舞台的追光灯,而后大幕缓缓拉开,世界逐一亮起。当第一缕晨曦镀亮天际,我蓦然看清了广场的轮廓——人潮无声涌动,如海如涛。那一刹,“众志成城”不再是书页间的抽象词句,而是具象为一片呼吸与心跳相连的汪洋,一个民族站成一片土地的重量。 他们欢呼着、雀跃着向广场内眺望,那一瞬间,我好像也成为了主角。我听见稚嫩的孩童在问:“妈妈,那是白鸽吗,它们怎么不飞呢?”“孩子,那是白鸽雕塑,更是和平的象征。”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人,深情注视着我身下的年号台,发出低沉的感慨:“多快啊,从1945年到2025年就像一瞬间的事情,但这条路我们走了这么长、这样久。” 那一面面鲜红的战旗,“刘老庄连”“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杨靖宇支队”……在受阅方队中被高高擎起,迎风招展。它们不是冰冷的番号,而是熔铸着热血与牺牲的历史见证,是英雄精神跨越时空的延续。每一面旗帜背后,都矗立着一座用生命和忠诚铸就的丰碑。每一次高举,都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对精神的传承,它们飘荡的不仅是荣光,更是一代代传人永不熄灭的信仰与力量。 在这一刻,我的思绪跨越山河,飞向那奔腾的江河与巍峨的大坝。我仿佛看见,另一面旗帜也在风中猎猎作响——那是水电工人们用青春与汗水浇灌的奋斗之旗。从新中国初建时“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豪情,到“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的壮举,一代代水利人奔赴险滩峡谷,以山为伴、以水为战。他们手中的测量仪、开挖机,犹如新的枪与炮,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洪涝干旱抗争,同艰难险阻较量。他们铸就的大坝电站,正是这个民族“众志成城”的又一座丰碑——是光明与动力的源泉,是万家灯火的守护,是将苦难化作能量的现代史诗。江河作证,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地脉回响 江河同声 轰鸣声破空而来,二十六架直升机如钢铁雁阵,在蔚蓝天幕中排成庄严的“80”字样。它们并非孤影,其后紧随的三架直升机,分别悬挂巨幅标语——“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些词语不是布幅上的墨迹,而是镌刻在长风中的誓言,每一次震颤都在天际回荡历史的铮铮余音。 我曾见证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反复勾勒我们每一只白鸽的翅尖弧度。他们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传——那一瞬即将振翅的动势,蕴含着这个民族对和平的渴望。而此刻,真正的铁翼正掠过我头顶,它们不是雕塑,却承载着同样庄严的使命;它们不吟唱,却发出一个民族最坚定的宣言:我们珍视和平,更懂得如何守护和平。 我的目光越过高耸的旗杆、越过欢呼的人海,再一次投向远方的江河。我看见在另一片“天空”下,水电建设者正如鹰隼般翱翔于深峡之间。他们的舞台是险峻的河谷,他们的航线是蜿蜒的隧洞,他们的“翼”是高耸的塔吊和跨越天堑的缆索。从三峡大坝到白鹤滩水电站,他们以科技为翼、以信念为风,将“飞天”的梦想化为“驯水”的现实。一如空中梯队以精准编队捍卫苍穹,他们以精准的工程计算调度江河——是一种翱翔,更是一种守护。 这些工程,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阅兵”?当泄洪闸门升起,水流如千军万马奔腾而下却终被驯服;当发电机组轰鸣,电流如无声的捷报传入万家灯火——那便是水利建设者向自然发出的“雄壮宣言”,是他们用钢筋水泥书写的“必胜信念”。 和平从不只是天空中没有硝烟的蔚蓝,更是大地上没有饥渴的丰收、长夜中永不熄灭的光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座大坝、每一条灌渠、每一盏被点亮的灯,都是这个民族对和平最深刻的诠释。空军战鹰守护着天空的宁静,而水电建设者,守护着大地的生机。 我,一只白鸽雕塑静立于此。但我所见证的,却是一个民族如何从历史的烽火中走来,又以怎样的智慧与坚韧同时搏击于长空与山河。我的双翼虽静,却愿每一个看见我的人,都能听见那穿越时空的呼啸——是铁翼掠空,是江流奔涌,更是一个伟大民族在历史的长风中,不断翱翔的壮美回响。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