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迎来新进展 |
|
|
|
新华社客户端广州4月10日电(记者熊嘉艺)4月10日,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环北广东工程”)迎来动工建设两周年。记者了解到,目前工程已完成投资120多亿元,管线施工130公里,隧洞掘进72公里;全线23条支洞已贯通14条,24台盾构/TBM设备已始发16台,预计将于2030年建成通水。 4月份的湛江春意盎然,在雷州市英利镇王宅村施工现场,深7米的基坑里,直径3米、重37吨的一排排巨型PCCP管道已完成吊装,顺利铺设。趁着晴好天气,施工人员正对管道间隙进行外缝灌浆施工。 “我们的施工没有四季,只有两季,汛季和旱季,现在是黄金施工期。”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湛江管理部总经理殷晓红介绍,“目前管线施工已经完成57%,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线管线工程预计可完成200公里,完成全线任务的80%”。 在云浮市郁南县西江畔,环北广东工程A1标段地心泵站水源工程防洪闸室于近日成功下闸。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西高管理部总经理郭清华介绍,自2024年10月16日围堰工程正式开工以来,项目团队科学统筹既有土石方资源,迅速启动填筑施工,通过精准控制场平标高,仅用5个半月便完成从上游至纵向到下游轴线1187米围堰防渗墙闭合。 “智能化”正在为工程建设提速增效。在环北广东工程施工D1标现场,施工人员正通过无线遥控器,操控全智能PCCP管安装一体化台车正进行埋管作业,遥控器屏幕实时显示运行数据。“智能化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提升了作业效率与质量。同时,其灵活的操作在狭窄空间中游刃有余,确保作业安全。”现场施工人员介绍。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广东省历史上输水线路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总投资最高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工程建成后,平均每年增加供水量约21亿立方米,连通12座水库,实现江河联调、水源互济和蓄丰补枯,每年可退减地下水近6亿立方米,在区域内新增185万亩的灌溉面积,惠及沿线4市、共1800万人民。 |
|
|
【打印】 【关闭】 |